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危机暂时解除了,陆承启松了一口气。他还算熟知宋朝历史,要说北宋是被宋江、方腊等起义拖垮的,那不现实;要说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也不现实。要不是宋徽宗自己作死,群臣跟着作死,北宋再怎么挥霍,也轮不到宋徽宗亡朝的。再加上汴梁的地势太过一马平川,也埋下了亡朝的祸根。要是当初赵匡胤坚定一点,迁都洛阳的话,或许北宋还有救。
大顺现在也有了些类似北宋的苗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搞事情。一个国家的事情,不可能全都摆在台面上,总有一些老鼠,在暗中窥视着,冷不防就化成毒蛇,跳出来咬你一口。
“幸亏自己防了一手,留着虎翼军在梁山……好吧,我是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了……”陆承启心情大起大落太快,忍不住自得起来。
诸位大臣心也落地了,然后“绝户计”就出来了:“陛下,臣认为摩尼教煽动百姓,应予与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其余的大臣纷纷附议,陆承启也有这个心思,但他突然联想到宗教人士,是不是有点多了。前朝灭摩尼教,也是因为信教的人愈来愈多,渐渐不事生产,靠着田产过活。要是天下百姓都这般,社会怎么发展?
就拿佛教来说,初入中土,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后来随着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和富有僧人的出现,寺院地主经济才最终形成。寺院地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寺院地主经济是添加了佛的风韵的封建地主经济,但它的高速发展却给世俗社会的地主阶级增加了现实中的竞争机制,也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封建国家又是由世俗地主们建立和把持的,经济利益关乎根本,所以当佛教势力严重威胁其根本利益时,作为世俗地主的总代表--皇帝,为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不得不对佛教痛下杀手锏。现在大顺也差不多到了这个地步了,僧人有着广袤的田产,这对于统治是极其不利的。
而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其次,寺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寺院经济主要以田产为主,而寺院一般靠施舍和兼并与掠夺两种手段来获得土地。无论国家还是王公贵族兴造寺院,一般都随之施舍一些土地。占有土地还不是最大的危害,佛教寺院的危害在于其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税役。寺院经济的突出特点即寺院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人民之所以愿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僧尼不但“寸绢不输官府,升米不进公仓”,而且“家休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返自在”。
身为皇帝,陆承启早就看这些富得流油的和尚不爽了,能不能借着摩尼教的由头,把信佛的人口控制下来?
他这一琢磨后,群臣说得话都听不进去了,直到理清了思路,才缓缓地说道:“摩尼教自是要禁止传播的,但依朕看来,其余诸教,亦非良善之辈。”
话语里的机锋,让这些真正的朝廷重臣,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内阁大臣卫须惊试探性地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陆承启叹了口气,说道:“别以为朕不出皇宫,便不知天下事了。就拿佛教来说,寺院庙产,皆不用纳税,每年剃度之人,何止万千?佛教中,佛法平等,但实际上,佛寺中等级十分森严。原先,寺院可作为救济场所,然而,后来寺院的救济事业渐渐变成了高利贷剥削。他们不仅放贷还放租,收取佃户佃租,却又不用交税。莫说天下寺庙之多,田产有几何,便是那嵩山少林寺,田产已然过五十顷。”
大臣中,也有信佛之人,但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一听陆承启提起,他们就有点警觉性了。陆承启继续说道:“……前朝亦曾灭过佛,皆因僧侣实在太过分。朕开创皇家银行,才堪堪止住他们贪婪之罪。若非如此,日后恐再生祸端。”
参知政事文彦博皱了皱眉,说道:“陛下,这信佛乃是百姓自愿,非朝廷能强迫。就算庙产丰盛,亦是信徒所捐,如何能收?”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朕并非要没收其庙产,而是要他们交税。”
在场的都是官僚阶级,家中谁没个几亩田?一听到交税,中书舍人刘庚就有点敏感了:“陛下,这开征僧侣道士之税,是否有点不近人情?毕竟僧侣苦修,并无产出……”
陆承启冷笑道:“世上哪有这等好事,坐着念经就有饭吃?朕尝闻天竺有一种苦行僧,自己劳作养活自己。天竺僧侣能行,为何大顺僧侣不行?”
其实陆承启这是盗用概念,就欺负这些大臣“没见过世面”。其实印度的苦行僧只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而已。至于三餐,还是要乞讨,哦不,是“化缘”的。
知道了小皇帝的心意,有人就附和了:“前朝韩愈云,‘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如今看来,也有几分道理。朝廷就算不抑佛教,亦要使其减少信徒。人人都做了和尚,这是断绝人伦啊!陛下,臣认为,应当使礼部严格控制度牒,清查天下寺庙僧侣人数,无度牒者,一律清还乡里,勒令还俗……”
内阁大臣朱绪才此言,也有人赞同。不同前朝灭佛,此举算是比较仁义了。
陆承启拍板决定道:“朝廷对于宗教,不提倡,也不鼓励。但凡无度牒者,一律还俗。庙产归入农税,一律征收。至于摩尼教,定性为邪教,禁止传播,刊登诸报,昭告天下。”
小皇帝都拍板定案了,这些大臣也只有执行小皇帝的旨意。其实信佛的官员还是少数的,毕竟在很多人心中,佛还是“夷蛮”传过来的,他们更愿意信道教。但更多的人,连道教都不信,只信儒家。所以后世有学者说古人没有信仰,其实是不对的,就如同读书人,他们可能过庙也拜,过观也跪,但说到信,他们还是宁愿相信儒家学说。儒家是不是信仰?在陆承启看来,这就是信仰!不然,你怎么解释得通读书人的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信仰啊!(未完待续。)
事实证明,吃多了的确是会长肉的,就连骷髅都是这样。林曦觉得变成人挺好的,虽然变成一个女人,但在追求武道之路的巅峰上面也没差吧?(ps此文变嫁)(ps2书友群424-982-672)...
第一次见面,她强吻了他第二次见面,她却假装不认识他,掉头就跑第三次见面,她把他当登徒子,直踢他要害从来受女人追捧的某总裁,发誓一定要报仇。而最好的报复方式,便是将这个小女人娶回家,再慢慢对付她。于是,他设局骗她签了结婚申请。直到某天,她跟心爱的男人去领证,才发现自己被骗婚了,她怒气冲冲跑到他眼前,你以为一张结婚证就能绑住我?那你就错了。不用这结婚证我也能绑住你。这张证只是为了合理欺负她而已。走着瞧!从此,某女便开始了她的出逃计划。于是乎,夫妻两开始玩起了你逃我追的戏码...
身娇体柔的白富美穿越成爹死母亡的小农女!不仅被无良奶奶卖给人冲喜,夫君还特么是个傻子!她心底是拒绝的!幸好,随身附带个系统小婊砸,林若兮表示姐好歹也是个有金手指的人!等等!这个系统好像有点不对劲!发布的任务还能撤回?隐藏任务必须接受?想要获得高额积分,就得和夫君大人羞羞羞?!坑爹系统求收回啊!然并卵,老天太忙,管不了。从此林若兮就苦逼的过上了快速转脑,忙于人前,时不时撩汉的幸(诡)福(异)生活!...
吕天歆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男性缘,因为无论是暗恋者还是短暂的初恋,都很快结束。可是在她好不容易和人结婚后,居然开始处处犯桃花。暗恋者突然出现,初恋回头追求自己,暖男处处守护,优雅温柔大叔柔情陷阱,忽冷忽热的老公。天啊!让她回到过去吧!她很平凡,只想找一个真心人,做一对平凡夫妻,可是这些人她不管怎么选,注定平凡生活和她越来越远。...
除了在卧室,我不让她做任何体力活。宁意卿在回答何为宠妻时说。送豪宅名车奢侈品包包,这是日常宠。陪她作天作地虐渣渣,这是基本宠。身体力行的陪她度过每个日夜,这才是高级宠。重生前,她被欺被骗被换人生,深爱他却不敢表白,凄惨而死。重生后,她逆袭虐渣发家致富,专心爱他,从此走上人生颠峰。她说宁先生,今生有你足矣!...
要不是结婚当天被渣男背叛,她会去夜店找鸭?要不是夜店找鸭,她会阴差阳错睡了钻石级别的老处男?还揣上一个小奶包。四年后。霍准,你把儿子还给我!她叫嚣着。他面色颇为不屑,没有我效力,你哪来的儿子?她振振有词,我不是给了你二百五的辛苦费!她不说还好,她一说,男人面色立即阴沉的吓人,一步步靠近她。喂你干嘛?他阴森一笑,放下怀里的儿子,一把扛起她大步走向卧室,一句话说的理所当然,活动优惠,买一赠一,再生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