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总统先生,不瞒你说,我也是隆美尔的崇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将军,一名为战争而生的天才。
隆美尔写的书《步兵进攻》,我已经仔细地读了不下三遍,这真是一本不错的战术进攻书籍,我想应该把这本书列为西点军校的教材。”
罗斯福笑着说道:
“既然我的总参谋长都这么推崇隆美尔将军的《步兵进攻》,那就命令美国的所有军校,都把《步兵进攻》作为教材吧!”
“总统先生,你今后就会发现,你的这个命令是多么睿智。”
“经你这么一说,我更加对这个隆美尔兴趣浓厚了,请我的总参谋长尽快把关于隆美尔的所有资料都送来吧!”
“如你所愿,我的总统先生。”
……
孤立主义是美国独立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奉行的、一种避免涉足欧洲的政治和军事冲突,反对欧洲干涉美国事务,并不与任何欧洲列强结盟的对外政策。
孤立主义从其一诞生便具有多方面的两重性:
它既是美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的实际需要,也是美国为谋取国家利益所制定的对外政策的最优选择;
它既是一种被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也是一种进退自如的策略和工具;
它既有躲避欧洲列强之间的争夺、防止战争引火烧身、维护国家独立与自强为消极防御的一面,也有独霸美洲、不容他人染指的积极进攻的一面。
按照《美国历史辞典》的解释,孤立主义包括三层涵义:
第一,孤立主义只侧重政治和外交,而在经济上并不限制与外部的密切联系。美国开始发展的就是资本主义经济,闭关锁国对它当然不利;
第二,从空间上讲,孤立主义只运用于对欧洲的政策,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政策则不包括这个原则;
第三,孤立主义原则的贯彻和运用,并不是首尾一贯的,而是随着美国自身实力的成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演变。
史学界一般把华盛顿总统在1793年英法战争时发布的“中立宣言”,以及1796年9月他发表的著名《告别演说》中提出的外交原则作为美国孤立主义思想的发端。
从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美国孤立主义中立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到1823年《门罗宣言》的发表,孤立主义的中立外交表现为摆脱结盟,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
第二阶段,从1823年《门罗宣言》发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孤立主义的中立外交进入保持行动自由的扩张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已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在中立的幌子下,美国成为纵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的帮凶。
美国在实行孤立主义外交的同时,美国在外交实践中还实行干涉主义,二者并行交替。
一句话说明,如果孤立主义对美国有利,那美国就实行孤立主义。如果干涉主义有用,美国就实行干涉主义,就这么简单。
美国就是典型的,既要当表子,又要立牌坊——其实美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落叶建立了两个群,208912565这个群是看其他版本的群,落叶的意思就是,不管兄弟们看的是不是盗版,都可以进来,落叶唯一的请求就是,觉得落叶写书辛苦,或者书的质量比较好,请兄弟们打赏一块钱,现在QQ红包,微信等支付方式很方便的,落叶拜托了,军事的订阅绝对好不了,同时又不能出版改编等,二战德国军事文唯一的收入就是订阅和打赏,为了让落叶更好写书,拜托各位兄弟们了。】
群208912025,这个是VIP,今后要订阅的兄弟进。
……
一个苹果,砸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理,谁又能想到,一个小小的黑板刷,竟然砸醒了一个绝世杀神。顺我者昌,逆我着亡,段天涯,因为得到末世强者的灵魂相助,由一个懦弱低迷的高中生,渐渐成长为一方王者。刀斩纨绔大少,剑劈四方枭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冲冠一怒为红颜,两肋插刀为兄弟,华夏邪龙,为您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江湖。...
我原本只是一个蹉跎于凡世间的苦命出租车司机,只因为某天搭载了一个不该搭载的人,居然被歹人残忍地撕断四肢,犹如濒死的海豹般颤栗着蠕动在烂泥中!五年后,我以绝命杀手的身份涅槃在这座罪恶之城,冷峻地告诉想取我性命的那些人一句和你们不同,我光是活着,就已经是倾尽全力了...
莫灵沧月国有名的肥婆王妃,强嫁于轩王,却不幸被小妾鞭打致死。莫影21世纪意外修成的半...
站在81年的阿富汗战场上,大胡子的姆哈马德一脸严肃,扛起了肩头的RPG。T-62的碾压,雌鹿的轰炸,石勒河的咆哮,都不会让阿富汗游击队屈服!赶走苏联人,解放阿富汗!打败印度阿三,雄霸南亚!一不小心,姆哈马德成了阿富汗的实权统治者,一不小心,姆哈马德被政变的军人推到了巴基斯坦总统的位置上,又是一不小心,姆哈马德把印度分割成了数块,只给阿三留下了个弹丸之地。就连美国人的航母编队,都被印度洋咆哮的海浪席卷回了美利坚,印度洋是姆哈马德的后花园!...
千年之后,物是人非事事休。曾经的恩怨情仇,早已随着记忆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天下之土居天下,天下之权属何人。一切都已经不再平凡,在一个万年预言之下,一切都在萌动。一个不知情的少年背负使命前行。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他要历经多少才能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