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中文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17页(第1页)

相柳惊愕道:“他不是赤脚步行吗?怎会来得这么快!我安排各地族老以炎帝旧部之名,迎路诘问其治水之策,难道也没有动静吗?”属下低头答道:“各地族老,至今仍多以炎帝旧民自居。伯禹出炎帝令,令众人皆听其详述治水得失。如今众族老亦随伯禹而来。”、巫知伯禹虽是赤脚步行,但是连日不休、每天都在赶路,速度丝毫不慢,甚至超过了普通的车马。在树上烙刻下五教、五刑、九德之典,是他在路上想出来的主意。上古时生态环境很好,哪怕是人烟聚集之地,也不乏生长了数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而且就在村寨城廓之中。伯禹与伯益挑选硬木树种,在树干上剥掉一块树皮,将这一片削平,刻字于其上。树还是活的,为了使字迹能长期保存,他们还将刻好的字烙至炭化。皋陶作九典,搬到了朝堂上整整一车简,伯禹不可能在树干上烙那么多。之所以挑选这几部,因为它们恰是各地民众都需要了解的,而且要义总结得非常精练。比如最重要的《五教》,就刻“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十个字,言简意赅。为何这么简练、甚至是惜字如金?以皋陶之才,扬扬万言也不算难事,他的学生子丘在朝堂上宣读九典,可是向众人解说了整整三天,但真正难的是化繁为简。须知古时各部民众几乎都不识字,若文意深奥,大家根本就听不懂,若不能有很精练的总结,人们也根本记不住。所以五教的核心就是这十个字,伯禹将它们烙刻在树上。不认识字没关系,伯禹只要对着字迹介绍一遍,大家也都能理解、记住。既然民众不认识字,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将它们刻在树上呢?刻与不刻,其意义与作用完全不同,刻在树上就等于刻在了民众心中,使之逐渐成为民间风貌。并不是所有人都听见了伯禹当时的介绍,其他人再经过这里就会问树上刻了什么?那么知道的人就会再向他介绍,字在这里便是时时提醒、勿使遗忘。另一方面,若仅是口口相传,时间久了,难免出现以讹传讹的情况,刻字于树便是“明正其典”。只要能背下来五教者,其实就等于认识了这十个字,他们也会纠正其他人的口传之误。况且部族中总有人是识字的,也可在将来继续向大家讲解。《五教》是天子推行的教化,是国中所有民众都应遵行的规范,仅仅将典籍传给各部贵族是不够的,《九德》亦如此。总结《九德》之要义,只有二十七个字,真正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其实是十八个字,树干上都能刻得下。九德是对社会各阶层人士品行的评判标准,比如天子应九德皆备,伯君应有六德,贵士应有三德……那么平民呢?平民有五教嘛!皋陶作九德,并不仅是天子评价臣民品行的标准,也是臣民评价天子品德的标准,那么全天下的人都应该清楚,使之成为指导日常言行的准则,才具备真正的教化意义。那么皋陶之典还有那么多其他的内容呢?树干上根本刻不下,伯禹只选择最精要的部分,而且是能被民众所理解与掌握的。另一方面,哪怕全刻到树上也没用,还是那个原因,绝大部分民众都不识字。皋陶九典的全部内容,是各地官员以及部族首领应该掌握的,也只有他们才可能完全掌握,比如五服、五礼、九族等等。这些贵族阶层也成为了最早的知识分子,或者说这个时代最新的知识分子。随着文字出现,“知识分子”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或者说这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就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在上古时期,原始的知识分子都是部族中的长者或祭司,他们掌握了历代传承的经验和知识,能用于指导生产与生活。而文字出现之后,成了经验与知识最好的传承载体,知识分子就变成了掌握文字与典籍之人,他们往往都是贵族。当年帝尧时代曾有命令,各部首领应学习文字,族中子弟也应该掌握文字。到了帝尧执政后期,有了一个约定俗成之规,识字之人才能够成为伯君,因为那样才能看懂天子所颁布的政令文书。那么在此之前的政令都是怎么颁布的?直接派使者口述!效率极低,不仅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各种疏误。虎娃曾生活的巴原,也刚刚经历了这个阶段。帝尧下令让各部贵族学习文字,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中华文明诞生之初,平民亦可学习文字,但往往只有贵族才有条件去学习与掌握它。学习文字并非贵族特权,这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所不一样的地方;但知识分子往往出身于贵族阶层,这也是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伯禹这一次只是赶路,每到一地休息时,顺便烙刻教化典籍于沿途,并向聚拢而来的民众介绍。亦有当地官员和各部首领听闻消息,亲来迎接并挽留款待,伯禹皆一一拒绝,并没有在路上耽误时日。他率天下各部民众治水,将来还会再来的,如今要先赶到相柳部。渡过淮水,进入原共工部的领地后,沿途有各地族老迎路。所谓族老并不一定是贵族,而是各村寨中的长者。在这个年代,人们的夭折率很高,所以平均寿命很短,但真正的长寿者往往年纪却也不小。众族老活得足够久,经历的事情足够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所以在部族村寨中很受尊敬,按上述关于文字的说法,他们也算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者都是炎帝旧部的族老,他们原本都是打算拦路诘问伯禹的。在这个时代,很多普通村寨族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往往也超不出家乡周围几十里,平日所闻所知,也都是历代口口相传的往事。由此也可知,崇伯鲧组织这样的族人迁徙,是多么地艰难,而如今伯禹还要在大江两岸再来一次。这些族老在村寨中受人尊敬,他们拥有历代传承的经验和知识,又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同样有一种固执的自我认知,那就是仍以炎帝旧民自居。他们拦路诘问伯禹,当是受了相柳的暗中挑唆。而对于这种人,最好的说服方式,便是利用他们自己的固有观点,伯禹很干脆地出示了炎帝令,众族老当即率民众下拜。伯禹当然不是要以炎帝令号召他们,如今已非炎帝当朝,那样就有谋逆反叛的嫌疑了。他只是要让各地民众能耐心地、不带着抵触情绪地听他介绍治水方略。伯禹也没有忘了自己一路上都在做的事情,每到人烟聚集处宿营,便在树干上刻下教化之典并向民众介绍,此时身边又有了各地族老追随。各地族老跟着伯禹做什么?伯禹不仅对他们介绍了治水方略,还做出了治水之后的承诺。但这些承诺要想真正地落实,还要到相柳那里邀集各部族首领共商。于是众族老便跟着伯禹一起去见相柳与各部首领,他们也要参与商议。还好众族老出门,都有族中青壮后生跟随照顾,再不济都能弄一辆牛车拉着,路上倒也不给伯禹添麻烦。巫知隐迹不见,伯禹只带了一名随从伯益,也只有一辆马车,可是等他到达相柳部伯君驻地时,却跟着一支浩浩荡荡数百人的队伍。还没等相柳反应过来,伯禹就已经到了,而且是带着各地族老一起来的。相柳本想煽动各地族老为难伯禹,不料这些固执的老人家反过来却为伯禹壮了声势。各部族首领此刻都聚在伯君府中,闻伯禹率众族老进城,相柳也不得不率众出府相迎。相柳窄额、尖颌、削肩、细腰,身材却十分高挑,个头八尺有余,形容十分特异。在伯君府门前的广场上,他向伯禹行礼道:“伯禹大人远来辛苦,为何不事先派仆从打声招呼,令我等可以前往迎接?您怎么把各地长者都带到这里了,我还听说您出示了古时炎帝令,不知天子是否知情?”

热门小说推荐
幽墓黄泉

幽墓黄泉

清,顺治年间。包家落魄子包兴家,更名包厚道,觊觎他人埋在空坟的小金人,与弟弟包实在深夜假扮黑白无常。不料,遇到了黑白无常正主,黑白无常苦于空墓无魂,锁了包实在魂魄交差。包厚道家仇国恨冲脑,结交了一帮异士干起了走地仙(中原盗墓贼的称号),偶然在荆山龙舌口盗墓时,发现一座藏于三泉下的金殿,一座金塔倒悬其中,风云骤变,金殿登时变成了殒命场,几名好手血洒当场,包厚道侥幸存命,留下一张皮卷一片金鳞。2010年。包圆迫于生计成为盗墓人,以祖传皮卷为引,牵出多少尘封的迷团,触目惊心,环环相扣,跌宕悬疑惊天迷踪尽在书中,书虫一看便知,悚艳欲罢不能。浪子营477630219...

此生唯你终老

此生唯你终老

恩人的离奇死亡,让孤女陆晓岚被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当中。为了查明真相,她甘愿成为黑暗组织里的一名卧底,忍辱负重,卑微度日。身世成谜的秦海,在这场毫无头绪的潜伏中悄然而至。他嗜血冷傲不可一世,却又执着坚持。偶尔的温柔,是她最致命的伤害。在无间道的漩涡中,她越陷越深,直到爱上的那天,才发现自己深陷情爱的...

大首席,小甜心!

大首席,小甜心!

龙帝国最腹黑高冷的男人权势熏天的秦家掌权人秦斯年,突然之间成为了一个十二岁歌手的脑残粉!据说,他的房间里,放满了她的照片,他的手机里,全部都是她的音乐。演唱会包场音乐会抢票,不许任何人说她一个不字,战斗力爆表,堪称脑残粉中的战斗机。我的音乐是属于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她勇敢挑战秦斯年这种霸蛮的行为!但是你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秦斯年霸道揽她入怀。他用强大实力护她在羽翼下,将所有冒犯她的人,全部踩在脚下。他为她铺下锦绣前程,为她守身如玉,只为等待她重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

重回八零之呆萌军妻

重回八零之呆萌军妻

重回八零之呆萌军妻由作者浅夏娇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重回八零之呆萌军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替嫁丫鬟:冷清王爷下堂妃

替嫁丫鬟:冷清王爷下堂妃

我会保证的你的清白之身,治好溪儿,你大可远走高飞。男人冷酷的话语在她耳边萦绕。可真到她想脱身之时,他却又狠狠拖着她,强行要她跪在另一个女人的病榻前,对她极尽羞辱!她奉旨嫁入王府,本该守住自己的心,可却情不自禁地爱上了那个冷漠伟岸的男子。只是在他眼中,她从来就不是他的女人。她给了他倾尽全力的爱,他回报她的却是永无止境的憎恨。再见之际,她挺着孕肚倚在敌国太子的身侧,冲他盈盈一笑,风华绝代,语笑倾城...

斗破苍宆.2

斗破苍宆.2

简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铁血铮铮豪气在,莫欺少年今日穷!我们心中的还没有完结!兄弟们让我们一起华翼,再破苍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