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相权如果要细分的话,实际上应该包涵两层,即决策权和处置权。其中,处置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治权。
大唐政事堂的相公们,因为三省分立的缘故,权力主要集中于执笔的中书令,也就是以中书令为尊的相权。中书令没有处置权,也就是没有治权,有的是提议权,也就是决策权,这样的权力结构,导致大唐的宰相与前朝相比,在治权上要差很多。因此,朝廷对地方的执政能力是弱化的。
李诚中所要做的,就是重树尚书省的权威。
天佑三年六月三十,冯道由幽州出发,正式抵达洛阳。李诚中在和冯道进行了整夜长谈后,以监国燕王身份,代天子发布了一系列诏书。
任命冯道为尚书令,迁张濬为中书令。
自太宗皇帝出任过尚书令后,这一官职已经成为了东宫太子的荣誉性加衔,并无实质意义,如今骤然再现,不由令群臣哗然。张濬原为尚书左仆射,如今迁为中书令,由从二品升格为正二品,在品级上算是一次极为荣耀的晋升,如果按照惯例来看,应当成为诸相之首。
但张濬有自知之明,虽说自己为李诚中出谋划策,先后立有游说缁青归附、劝说天子禅位的功劳,但比起冯道这个燕王身边年轻的“老人”来说,仍是不够“资格”的。不要说冯道了,或许在燕王李诚中的心里,自己连韩延徽也大大不如。故此,面对众多贺客,他很有理智的谦逊相谢。
不得不说,张濬为人确实老道,他的低姿态确保了自己在李诚中其后的一系列任命中不至于丢掉面皮。
七月初一,李诚中任命齐王王师范为门下侍中。这道诏令是冯道的直接建议,先不提王师范本人的学识足以胜任,冯道最看重的,其实是这道诏令里蕴含的示范效应,因此也得到了李诚中的首肯。
同日,任命平州刺史张在吉为尚书左仆射,任命沧州刺史刘审交为尚书右仆射。张在吉是扶持李诚中发家的长辈,刘审交则是李诚中提拔起来的心腹,这两人加入尚书省,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尚书省即将在新的朝廷框架中握有大权。
七月初二,李诚中征辟赋闲在家的崔远出任中书侍郎,召被贬至濮州的韩渥为门下侍郎,各为正三品。崔远曾经一度为相,在朝廷官员中颇有威信;韩渥长期担任翰林学士,也曾短期入相,文采卓绝,诗词尤为出名,是为天下文宗魁首。让这两人进入朝堂担任重要官职,是李诚中恢复中枢权威的重要举措。
三省长官拟定,朝堂框架便大致恢复了起来。但李诚中紧接着对三省职权的授予,则有着与以往极为显著的不同。
三省之中,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中都是正二品,尚书左右仆射为从二品,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为正三品——与各部尚书相同。
其中,尚书令冯道、中书令张濬、门下侍中王师范、尚书左仆射张在吉、尚书右仆射刘审交入政事堂,明确以尚书令冯道为尊,大事不豫可一言而决。
原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进行改革,吏部、刑部保留,一应职权不变。将礼部中的科举、教育职能划入九监中的国子监,仅掌外事、礼仪、祭祀等;将户部中的财赋职剥离,仅掌民事户籍;兵部仅管地方与军队的协调;工部则剥离了大多数职能,仅保留对工坊和营造的管理。
五监之中,国子监纳入尚书省,更名为学部,管理学校、科举等教育事业;将少府监更名为农部,掌管农林渔牧;将作监予以裁撤,一并职司并入工部;军器监则直接划入枢密院,成为后勤部的军器司;都水监升格为通部,除了保留水利等事务外,还将驿传、官道等等事务纳入其中。
九寺之中,鸿胪寺并入礼部,司农寺升格为计部,将原少府寺及户部中有关财赋的事务全权整合。
另将翰林院升格为文部,负责文教事务,管理修史、文辞及将来的宣传等。同时新设商部,专门负责大兴工商的事务。
至此,新的尚书省算是完成了雏形,成为三省之中的大省,内含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学部、农部、通部、计部、商部、文部,共计十二部,几乎将原来的六部、五监、九寺全数囊括其中。
中书省仍然负责批阅各部及地方送达的表奏,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天子草拟诏书,门下省依然具有封驳权,不经门下同意,不得移送尚书各部处置。但需要注意的是,政事堂中,已经明确尚书令为尊,同时政事堂五人中,尚书省又占了三个名额,至此,尚书省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宰相的治权得到正式承认。
李诚中加强政事堂诸相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三省长官可提名各省除副职以外的所有官员。比如尚书令冯道可提名任命十二部尚书及侍郎,中书令张濬可提名任命中书舍人、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起居舍人等,门下侍中王师范可提名任命左散骑常侍、、左补阙、左拾遗、起居郎、典仪、城门郎、符宝郎等。上述提名经政事堂通过后,报天策府批准,一般情况下,李诚中无有不准。
这项举措,等于让政事堂掌握住了极为关键的人事任命权,对于政令的快速发布和通畅执行有着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各级官吏的推诿和扯皮现象。
对于这样的制度,冯道当然是十分欢迎的,但李诚中提出来的时候,他仍然有些不可置信。李诚中对此的解释是,让官员担负职责的同时,必须给予相应的权力,这叫权责相当!当然,李诚中暗地里并没有向冯道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宰相组阁”,那玩意有些太超前,没必要多说,先一定程度上办起来再说。
政务框架搭建起来后,欣喜的冯道立刻召集政事堂诸相商议,很快拟出了部分任命名单,这份名单报送至天策府后,李诚中全部予以批准,尽数实施。
实际上包括冯道在内,绝大多数人到现在已经几乎快淡忘了有“天策府”这么一个机构,所有人都把天策府等同于了燕王李诚中本人。
这样的理解在此时看来有一定道理,但很快,随着另一项重要人事任命的公布,所有人又开始琢磨起这个机构了。
七月五日,李诚中终于发布了对韩延徽的任命,韩延徽加尚书左丞衔,以正四品的身份出任天策府长史一职,同时意味着天策府长史为正四品,位比各部侍郎。紧接着,韩延徽提议了一系列任命,将天策府的框架初步搭建了起来。诸项任命中最引人注目者,当属李振被授予天策府司马,位在从四品尚书右丞衔,仅次于韩延徽。
李诚中对于天策府的定位,实际上与如今的朝廷革新是息息相关的。朝堂的最新鼎革之变,等于将天子手中的处置权大部分交回给了政事堂,相应的,李诚中就必然要加强自己的决策权。枢密院、宣徽院的改组、五监九寺的裁撤,都令李诚中手头可以直接管理的事务机构变得少之又少,所以他需要一个可以沟通内外,同时拥有决策权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天策府。
成为上位者久矣,李诚中对于权力的掌控已经圆润自如,当然明白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在他的长期规划中,天策府是需要两个大步骤来完善的。
在李诚中的心里,初期的天策府应当是后世的中办这样的机构,专门沟通内外,既是李诚中培养亲信官僚的学校,也是伸张他政策的部门。至于后期,李诚中不会告诉任何人,什么叫做“常务委员会议制度”。
实际上,让天策府掌握三省各部官僚任命的最终审批权,就是为了将来完善后的天策府做准备。
穿越而来的李诚中没有那份“家天下”的自觉,相反,从子孙后代的角度考虑,他更羡慕那些传承千年的西方国家皇室。李诚中自己是穿越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势和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穿越者的后代具备同样的眼光,穿越者的后代一样是“土著”,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君权是个诱惑,但同样是个烫手山芋,李诚中不敢保证自己的后代不会把这个东西玩砸。因此,他可以实行君权的集中,但却必须现在就做好准备,为分权打下制度性基础,尽量拿出一个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权力划分机制,保证现在的贵族共和制度能够顺利传承下去,甚至能够顺利转变为资产共和制。
枢密院管军、政事堂执政,其实这只是政权结构的半壁江山,还不完整。李诚中接下来的诏令,是个穿越者都懂——重树御史台权威!
世代祖传中医季逸就业未果,稀里糊涂进入一家美女如云的服装公司,得罪俏娇女上司,被故意安排进了销售部,顿然傻眼难道发扬中医,要从内衣开始做起?...
柳苏苏一朝成穿越人士,上有孤寡老奶,寡妇老娘。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兄弟姐妹。还有斩不断理还乱的极品亲戚...
她是出生豪门的千金小姐,却甘愿来到他身边做名小助理,只因心里那抹放不下的执念。 她曾是最糟糕的少女,他曾是笑容阳光的少年。 初见时他笑容满面的问嗨,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他是刚回国不久的商场新秀,却如一匹黑马,在世人眼里他聪明睿智,冷酷无情,却看不懂她的情,她的绪。 她陪他走过沼泽,躲过暗箭,她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最高点,他跟人说,秦初姚是我最重要的女人。 只有她知道,她从来都不曾是他的女人,因为他有命定的恋人,内定的未婚妻,那她到底是他的员工,红颜亦或是情人? 他大婚她离开,他捧着她留下的日记本泪湿眼眶,他终于明白,她就是那粒被风吹进他心里的沙子,被他揉了很久很久,与他心融,若是要把她取走,那定是他无法承受之痛。 再次相见,他问她,你记不记得你从我这里拿走的东西?现在我想要,你还给我吧。 秦初姚看着眼前这个被自己爱了十二年的男人,不明白她到底从他那里拿走了什么? 你不记得没关系,我记得你还有东西放我这里,不过我没打算还给你。苏铭堔抓着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口,我很乐意跟你一起拥有它。 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不喜欢我,我爱上你的时候,你才刚开始喜欢我,等你终于爱上我的时候 你不知道我等这一天等了一个世纪苡莫其它作品已完结纯暖宠先婚后爱,引妻入局859545即将连载新文真婚假婿1110110...
游戏里老大,有人送你老婆极品装备!拆钻!现实里总裁,有人送你爱人跑车!卖二手市场!她是游戏里火暴技术流,现实里清纯建造师。因为地域差异,她屡次拒绝他的追求,终有一天将飞机驾照拍在她面前女人不管是游戏还是现实,你都属于我!我的爱情是可以和我一起坐飞机的!...
近身狂医由作者海派山人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近身狂医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本书简介一觉醒来,天不圆了地不方了,混沌变成了宇宙,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同类,没有灵气的陌生的世界让她无所适从。不仅如此,她还失去了似乎很重要的记忆。以前的世界到底发生么什么?她能否找回丢掉的一切?这本书是以现实情况为模板构建的架空背景,所以很多设定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但是许多发生的事却是虚构的,请各位不要纠结背景问题,O∩∩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