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夏大的二辩,是在一种极端被动的环境下开始驳论的。
他的驳论,数次被自己的思路打断,明明很想说一两句直接与冯见雄针锋相对找回场子的话,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发现自己毫无底气。
最终只能把三分钟的二辩驳论彻底发泄在反驳西门甄姬的立论稿上,老生常谈。
高下已然立判——作为一个反方的二辩驳论,居然从头到尾只能反驳正方一辩的立论稿,却对正方二辩在你之前的驳论发言置若罔闻视而不见,那不是怂了又是什么?
但偏偏冯见雄的驳论太具体,太具有操作性,毫无金融界实践经验的人,只能徒呼“臣做不到啊”。
……
驳论环节,夏大完败。差距一下子拉开了。
然后是自由辩论。
或许是交锋节奏变得短平快了一些,双方都没机会大段大段组织起圈套,所以夏大的颓势被稍微止住了一些。冯见雄和南筱袅偶有追击的机会,也无法连续痛宰,只能配合节奏一沾即走。
比如,经过三四个回合的短兵交锋后,夏大那边已经放弃了全盘否定信用卡制度发展的立场,退缩到了“观察、规范、有期限地限制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发展”。
他们细心修正了观点后,抵抗也变得更加顽固,虽然放弃了一些前沿阵地:
“对方辩友说了那么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靠发展解决,而不能否定’——但我方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要全盘否定信用卡消费制度,请对方不要故意歪曲我们的立论!
我们说的是目前阶段结合华夏国情,信用卡消费制度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限制甚至暂时遏制其发展,并不是彻底一刀切。
因为国人的信用习惯确实不好,而发卡行又贪图眼前利益盲目跑马圈地——目前的信用扩张何止是给每个人额外3000块透支的问题?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只要有身份证有学生证,可以在十几个银行办十几张卡,那就是好几万了!那么多沦为卡奴的例子,对方辩友还要视而不见吗?”
这番话说出时,评委们多多少少还是给夏大辩手们一点内心点赞的。
可惜,这种点赞只持续了没几秒钟,就被冯见雄掐灭了。
他甚至根本都不用说太多。
“我很高兴看到对方辩友主动把立场退到‘信用卡消费制度目前在中国时弊大于利’这一步——咱先不说这个修改后的立场对不对,我倒是想反问对方辩友,今天我们的辩题是‘信用卡消费的利弊大小’,还是‘信用卡消费在国内的利弊大小’。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那个夏大辩手心脏猛烈收缩了一下,迂回地逃避:“讨论辩题当然要结合国情……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了。”
“不要逃避问题!我在问你今天的辩题是什么!”冯见雄丝毫不让,掷地有声地问,“是‘信用卡消费的利弊大小’,还是‘信用卡消费在国内的利比大小’!”
“任何跳出客观环境和存在谈利弊都是不负责任的……要把利弊放到一个历史范畴内看。”
“看来对方辩友是没种……哦不好意思,是不敢回答这个问题了,那我直接报答案吧——这是一道纯粹事实判断的客观题,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价值判断,所以相信答案对错天下自有公论:
我告诉你,今天的辩题是‘信用卡消费的利弊大小’!对方辩友迟迟不敢说这句话,可见他已经承认了,在世界其他金融信用发展相对良好的地区,信用卡消费制度明显是利大于弊。除非你敢说我国就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大部分’,而且我国现在不需要、将来也不会需要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否则你刚才的话对于证明今天的辩题就毫无意义。”
节奏很快就崩盘了,抵抗也渐渐散乱。
自由辩论,卒。
夏大的四个队员,已然彻底放弃了抵抗。
这就是商业资讯界资深老阴哔和纸上谈兵大学生的差距么。
上一届的世界冠军,果然是吊打大学生的节奏。
不过冯见雄知道,他今天要面对的主要挑衅,恐怕才刚刚开始。
因为他看到那个求出名的中央广播电台评论员,已经露出一副跃跃欲试踩人上位求出名的表情了。
“正方时间到。”主持人宣布了双方时间都已耗尽,然后比赛进入了评委交叉提问环节。
“首先请陈老师代表反方向正方提问,时间是3分钟——你可以任选正方的任意一名队友回答你的问题。”
“我选冯见雄。”那寸板头油腻中年男立刻点了冯见雄。
蓝天,白云,庸懒的躺在沙摊上,感受着海风轻轻的吹过。身边猎犬,海兽,相互追逐嬉戏。随手端起一杯自己酒庄出产的绝世美酒,扎一块切好的特优于别人来说,人生的追求是金钱,权利,名望,但对于蒋海来说,这样的生活,其实才是他最想要的。...
重活一次,老爸负责赚钱,我负责花,我是开心快乐的小土豪。...
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开始另一段人生,终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主角万事如意,因为作者不愿看见生活中那些艰难困苦,遇到不合逻辑违反常理的事情,希望大家一笑置之。...
霸道老公慢点来由作者郝小敏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霸道老公慢点来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当地球从千百年的封印之中解放出来,修炼重新成为了生活的主题这是一个陆羽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世界的主角的故事!...
海底有处岩浆口。最初的生命只能被动接受外界的信息。它不知道岩浆能摧毁自己,于是几十代,甚至几万代,一次次的死在那里。终于它学会了生命第一个知识不能靠近岩浆口。但它的结构只能装下一个知识,而这个世界不得不学会的知识太多太多。于是,它不得不长大了一点点,使自己能够装下第二个知识。代代繁衍,代代进化,当知识的容量达到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