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占田制和均田制的年代,虽然朝廷给每一个“丁”应当占或均分的田亩有一定的限额,但是这并不代表田亩的质量就完全没法在官府体现。事实上,上田、中田、下田的记载说明一直都是有的,朝廷限制的,其实是一种等效田亩总数限额;
比如允许正丁占课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就是说可以占四十亩种粮食的上田,并且按照这个计税。如果确有偏远贫瘠的州县,地广人稀而土地质量太差,也可以用一亩半中田或两亩下田等效一亩上田,比如实占八十亩下田,依然按照四十亩上田缴税,也是可以的。
萧铣让陆鸿鸣划的,那都是原本沼泽、山林,哪怕开垦出来,按照道理也是下到不能再下的田了,不过在朝廷收取勘丈费用的时候,这些手续费是不打折的。最终的结果,相当于是萧铣被要求从八年之后开始,按照十一万亩上等桑田的标准给朝廷缴税,同时一次性缴纳相当于二十二万亩桑田的契税、勘丈费用。契税的比例是田亩五年纳税总额的百分之三,勘丈则是百分之五。
隋制户有桑田二十亩,当纳绢布三匹、或生丝三斤。二十二万亩桑田,就相当于一万一千户的户调,每年当为三万三千匹绢布,五年就是十六万五千匹。这个总数再乘以百分之八,大约是一万三千多匹。
也就是说,萧铣只要缴纳一万三千多匹绢布,或者等价的银钱,那一大片广袤的、相当于如今整个钱塘县熟田总数三分之二的荒地,就全部归萧铣了。只要他八年之后开始按照每年一万六千多匹绢布的额度给朝廷缴税,再过两年后增加到每年交三万三千匹。
当然,根据朝廷制度,原本课田或者说露田与桑田是必须搭售的,要是没有权势地位的平民百姓,断没有光要田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粮食的道理。所以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还是萧铣的官身发挥了作用,若不是这道官诰挡着,今日的事情是绝对办不下来的。饶是如此,萧铣最后还是被迫在西溪河地块东部额外划了一道狭长的区域,大约四万亩,承诺组织民户按照课田种粮食、纳粮税,才把账目略微走平了些。轮作休耕田另算,不计入税。
拿到最终清账的文书,萧铣一个眼色,让武士彟办理,武士彟一咬牙,按照一万三千多匹绢布的价值,把筹备的本钱都缴了出去,有些是银铤、上等锦缎,有些则是各种提货单据,毕竟那么大一笔财货也不可能让人全部带着跑。
当然,这一笔钱也并不是全部由武士彟出钱的,事实上为了让自己占股绝大多数,萧铣还是自己出资了相当一部分,剩下的让武士彟填补,然后占两成小股,顺带着到时候帮萧铣经营打点。此前几年萧铣靠雕版印刷生意的头口水赚了不少,加上后来其他零散的投资和收入,如今也有两万多贯家资了,武士彟把并州那边的生意都脱手变现之后,原本一度膨胀到三四万贯的产业,论财富本是比萧铣多出一大半,但是任武士彟再有胆子,也不敢因为如今本钱多就试图在萧铣面前占大股。因为他很清醒,有些生意能做成,官身地位是关键。
隋朝时,纺织业技术相对于宋、明还是比较落后的,哪怕单比丝织业也是如此,故而在金银短缺的同时,丝织品价格依然不低。一匹绢布按照朝廷官价要两贯钱,实际市场上若是质地好一些的(不考虑锦缎等特种材料织法的制品),四贯钱买不到一匹也是寻常,而且江南的绢布卖到北方,普遍也能有四贯以上。如此一来,一万三千多匹的占地税费,几乎是掏空了萧铣和武士彟家财存量总额的将近半数。
……
肉痛地把钱财都交了出去,换了一堆文书契券。刚刚文书拿到手时,武士彟还不觉得多沮丧,毕竟前途似乎还是挺美好的,他还幻想着萧铣为官一任,鱼肉一方定然可以留下一些空子,说不定那些官府账目上做给萧铣的“下田”并没有写的那么下等……
但是签完之后,当萧铣带着武士彟出城到了地头巡视一圈之后,武士彟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了——萧铣居然还真是个不占百姓便宜的清官,拿下的真的都是荒地!
“大人……这些地如此荒僻,而且如今天下太平,想用廉价的流民开垦都不容易。八年免税的时间,可怎么回本呐!”
武士彟急得跺脚,其实他心中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早知这个萧大人做官挺牛逼,但是做生意这么胡来,还不如咱留在山西继续做盗卖大棵木料的生意呢!不行,这次就当是最后一次教训,下次大人要拍脑门做啥生意,咱一定要劝谏!
“武先生可不要小看了内中璇玑——这片地可不是纯粹的荒地,去年疏浚西溪河、南苕溪时,可是有两千户民夫花了一整个冬天修整这块地方。名义上是为了帮助整顿西湖水源,但是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萧某的私活儿。此后一年内,萧某也顺带着调用修河民夫培土翻耕,种植了竹蔗、芜菁、青豆养土。此外还另寻了集中种植桑苗的基地,以便移栽。这些地块的成熟和获益,可要比朝廷与武先生你估算得快得多。”
“如此说来……萧大人倒是早有预谋了,武某倒是有了几分信心,不知能说得清楚一些么——倒不是武某要打探大人的手段秘辛,只是觉得……”
“没事儿,我知道武先生只是想解除自己的担心而已,既然咱精诚合作,萧某也不怕武先生知道这些手段。”萧铣顿了一顿,用直白地眼神直视武士彟,居然把武士彟看得有些慌神,眼神有些闪躲。萧铣很满意这种效果,他就是要武士彟知道:他是皇亲国戚,前途无量的大隋权贵,而你武士彟只是一个商人,就算我八你二你也别生出啥异心来。
见武士彟的神色明显萎顿屈服了,萧铣继续说道:“某这个改良田亩的法子,叫做‘桑基鱼塘’,或者‘蔗基鱼塘’——不要试图找出古籍中的相关记载,便是几十年前成书的《齐民要术》上也没有这种法门,某编修刊印《齐民要术》时,也没有把这桩秘法写进去。此法的精髓,便是在治理低湿地块有奇效。在水洼处处、但水深平均不过一两尺的地方,用此法可以把湿地快速改造成良田。
开垦时,把低处泥土挖出,堆砌到高处,形成三十步宽一沟、三十步宽一垄交错相间的地貌。沟中蓄水、排水,平素养鱼,水深五到七尺;垄高出水面两尺则可植枣、梨树或竹蔗,再高出一尺,或远离堤缘,则可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鱼泥疏浚后堆肥、利于植树种蔗。如此一来,即使是从未耕作过的荒地,也可立刻种植桑树,且水肥便给,不费人力。”
桑基鱼塘或者说其他类似的法门(蔗基、果基鱼塘),历史上是到了清朝中期欧洲国家对华丝绸贸易规模暴涨之后,岭南各地为了增加蚕丝产量拓荒扩大生产时所用的手段,距离如今隋朝中期,差不多有一千年的时间,所以别说是《齐民要术》没有记载,哪怕是后世的《农政全书》都不可能记载。萧铣穿越前,同年在宁波农村渡过,没少吃过农家苦,所以还是有点儿这方面的见识。
历史上广东地区的全面开发比闽浙还要晚两个朝代。闽浙在吴越、两宋时达到了极富,而广东除了广州这个埠口自古就极富之外,其他州县直到明末清初都是很穷困的。而制约两广发展的最主要地理劣势,就是热带洼地、沼泽、湿地太多,最后在市场的大潮逼迫下,开发出了桑基鱼塘这种快速把沼泽地改造营利的法门。
当然,这种法子的应用也是有局限性的。要想最快见效的话,必须是这块地此前并无其他缺陷、或者说原本的湿地环境就植被丰富、养料肥力丰足;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太多、太潮湿。如果不符合这个大条件,比如这块地不仅水多潮湿,还有盐碱化、贫瘠等问题的话,那么桑基鱼塘的改造价值就不大了。
万幸的是,西溪河、南苕溪附近都是活水沼泽,不存在盐碱化。苕溪水系本就是为太湖流域供水的主要河流之一,养育出了天下第一的湖丝和天下第二的苏丝。在苕溪流域的湿地改造成桑基鱼塘,那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绝配了————若是萧铣想在西湖边做这个事儿的话,效率就会事倍功半,因为经过在杭州这一年多的考察,萧铣完全有理由相信隋时的西湖是属于钱塘江水系的,不被潮水倒灌糟蹋了淡水就不错了。
武士彟听着萧铣的介绍,眼神越来越亮,此前的郁闷终于消散大半,对于跟着萧铣混成当世豪商也是信心大增,一边听着,一边自言自语地盘算:“如此一来,若是今年便可以直接当成熟地种植桑树,前三年不能采摘桑叶,第四年便可以小有收成,第五年按例一年可桑叶五六熟……此后四年,便是纯获巨利!”
“武先生,你还是算错了——连等到第四年都不必,萧某的法门还没说完呢。”
“什么?大人居然还另有后手?”武士彟彻底震惊了,眼神中尽是不可置信。
简介一次意外,身为有夫之妇的岑乔睡了一个神秘男人。对方姓名不详,职业不详,婚配不详。却总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对她施以援手。什么?这男人根本不是她以为的普通男人!而是北城鼎鼎有名的商临钧。传说,这个权势滔天的男人婚配数次传说,他育有一子传说,他还是性冷淡重症患者。靠,谁说他是性冷淡的?分明就是个扮猪吃老虎的禽兽!不,这家伙根本就是性上瘾。...
星斗大陆衍生三界阳生界冥阴界幻魔界。一个没落的家族,一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天意弄人命运捉弄,天道苍穹又该如何奋起?莫欺少年不得志,莫以年少不图强!纵然天道苍穹不可撼动,也要逆天而行!就算命运劫数无法改变,也要斗转乾坤!此一生,唯有斗逆!...
东爵有个云王府,王府有个云洛情,诗书礼仪不通,琴棋书画不会,闺中女红不精,殴打皇子,调戏将军,恶迹斑斑,且痴恋太子数十年只是所谓东爵第一草包,其实是东爵第一伪装高手。当声名狼狈的女纨绔,绽放灼目风华,颤抖吧!凡人。★少年才震天下,艳绝九州,他是西楚太子,澹台聿。四国会晤,点苍大陆的帝皇贵胄齐聚一堂。他踏着无限风华走进她的世界。我不谋权势,不谋人心,我只谋你。★★★帝景繁华,落花海棠,她为云王府,他为西楚国。烽烟未起时,盛世京都,她掩尽风华,他光芒万丈。烽烟起时,万马奔腾,一人为了江山,一人为了红颜。...
一通越洋报丧电话让宿琪从圣彼得堡回国,隔天在宿家见到了乔斯楠的未婚妻。那个女人说琪琪,好久不见。...
新书极品混乱种子已经上传,书号3256002,快去围观吧!...
村姑桃花由作者静悄悄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村姑桃花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